30
10

读书笔记——关于女孩性教育

0
归档:2021年10月分类:点滴生活

父亲的影响

爸爸要时常告诉女儿她有多么美丽,而且是由内而外的美丽(不是只有外表漂亮,而是从内心到外表都很美丽)。女儿从爸爸那里得到信息,知道应该期待从男人那里得到怎样的待遇。如果爸爸尊重她们,那么她们对男人的要求就自然会高,绝不会接受“渣男”。而如果女儿从小就得不到爸爸的尊重,那长大后,她就比较惨了。

在女儿长大后能否和男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方面,爸爸的影响巨大。的确,影响女孩子长大后自信心的头号因素就是她与父亲的关系。女孩子需要爸爸喜欢和她待在一起,耐心听她说话,对她和她的妈妈说话温柔、行为尊重。

从避孕到关注情感

针对女孩子的性教育严重不足。问题不在于教错了,而是把教育的重心放错了。学校的性教育都是关于如何预防和应对性危害的,比如,如何避免怀孕,如何避免染上性传染病,等等。那些奇形怪状的卵巢和输卵管的图解,看上去像母牛的犄角,如何使用避孕套的教学也令孩子们咯咯傻笑。这里有什么问题吗?难道没有吗?

这里缺少的是对女孩子情感的关注,最为重要的是,忽略了向孩子们描绘性的美好。近百年来,我们的性教育工作者一直只讲与性有关的事实,对性这一过程中的情感避而不谈,而性教育需要的恰恰是关于情感的教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从妈妈、阿姨、老师或其他榜样那里学到“性是浪漫的、融化内心的、强烈的、重要的、美好的人生体验”的女孩子会拥有更美好的性生活。

妈妈、阿姨、老师或其他被孩子视为榜样的成年女性应向女孩子强调以下三点:

1.不要过早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2.严格筛选交往对象,即使你不打算与他发生实质上的性关系。

3.在条件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与对方发生性关系,绝不是在酒后或在自己还迟疑不定的情况下。

简而言之,一旦女孩子掌握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情况自然就会变好。这不正是你希望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的事吗?

如何与孩子谈性

如何与孩子谈性?伊丽莎白认为,一切要犹如和风细雨,家长应娓娓道来。在孩子的各个成长阶段,家长以孩子那个年龄能接受的方式,不时向孩子讲解性、繁衍、爱、情感等问题,自然就会对孩子有帮助。最不可取的是那种令我们的父辈和我们这一代人都望而却步的所谓的“长谈”。

性是人生的一部分。当孩子在操场上看到小动物交配、小动物生小宝宝时,当不良少年给我们的孩子看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上的不雅图片时,我们总是用各种莫名其妙的话语搪塞孩子。是时候与孩子讨论这个话题了,用一种自然的、绵绵细雨般的方式与孩子交流,而不是暴风骤雨似的狂轰滥炸。

你要一点一点地慢慢询问,而不要一次讲太多。你们可以一边看电影或电视,一边讨论其中与性有关的内容,作为讨论对象的内容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你们还可以在去某处的车上交谈。当他讲述朋友在生活中的各种遭遇时,你要认真地倾听并询问。你们还可以讨论媒体上的色情图片。你可以问问孩子,当看到广告上那么性感热辣的女郎时,他感觉如何。你也可以推荐他读一些不错的书,或与他一起浏览网页,还可以随时随地将你的个人看法和你读到的一些相关信息用电子邮件发给他。

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交流,性成了你和孩子思考与讨论的话题。你让他明白,谈到性,他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你在单方面立规矩。你在向他说明:“性是一个敏感、重要的话题,而且它很复杂,但这对谁来说都一样。你可以把握自己,掌控一切,你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一切行为。”

25
9

第六届“南宁市十大杰出中学生“名单”和第六届“南宁市十大杰出中学生“提名奖名单”

七县五城区团委、教育局,各开发区团委(团工委)、教育局,全市各中学团委、学生会: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团十五大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时树立优秀中学生典型,展示新世纪我市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和青春风采,在全市中学生中再次掀起学习先进、求实创新、提高素质的新高潮。共青团南宁市委、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学生联合会开展了第六届“南宁市十大杰出中学生“、“南宁市百名优秀中学生“评选活动,在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下,本次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一大批勤奋学习、品学兼优、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中学生脱颖而出,成为南宁市当代中学生中的佼佼者,以自己的行 动展现出了新世纪青少年的青春风采。

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经共青团南宁市委、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学生联合会的认真审核,决定授予谢芳秋等10名同学第六届“南宁市十大杰出中学生“荣誉称号,授予苏铁晖等10名同学第六届“南宁市十大杰出中学生“提名奖,授予 宁晓等100名同学第六届“南宁市百名优秀中学生“荣誉称号,授予南宁市第二中学等10所学校第六届“南宁市十大杰出中学生“评选活动育英奖。

希望受表彰的中学生珍惜荣誉,不懈努力,锐意进取,再创佳绩。号召全市中学生向受表彰的同学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求实创新,崇尚科学,传播文明,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共青团南宁市委员会 南宁市教育局 南宁市学生联合会

2003年12月30日

附1:第六届“南宁市十大杰出中学生“名单

奉献星:谢芳秋(女) 宾阳县宾阳中学373班

创造星:卓 越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初三(1)班

博学星:张 远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初三(13)班

余 悦(女) 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2)班

学干星:李 行 南宁市第二中学高2001(8)班

韦英华(女) 邕宁县高级中学012班

艺体星:黄国星 南宁市第五中学初02(1)班

李 佳(女)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初01(5)班

技能星: 农莉霞(女) 南宁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01旅游(1)班

奋进星: 梁琪森 南宁市育才实验中学高二(1)班

附2:第六届“南宁市十大杰出中学生“提名奖名单

奉献星:李月娟(女) 邕宁县长塘镇第一初级中学011班

创造星:玉丹妮(女) 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1)班

博学星:赵 莉(女) 武鸣县武鸣高级中学武鸣八班 苏铁晖 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三(8)班

学干星:张 弛 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实验(2)班 许 媚(女) 南宁市第二十八中学高三(6)班

艺体星:张 慧(女)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中学部初一(10)班 夏 照(女) 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初二(3)班

技能星: 黄 龙 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初三(七)班

奋进星: 颜果中 横县第二高级中学(0111)班

21
7

[转]龙应台的《(不)相信》

0
归档:2021年7月分类:点滴生活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谆谆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彷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09
6

关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0
归档:2021年6月分类:点滴生活

今天读到王小波的文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他写出了我对国内的乡村一直很想说的话,我认为他的这篇文章到现在都还没有过时,从我自己的村子到北京这座城市,现在还是如此。


王小波: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我到过欧美的很多城市,美国的城市乏善可陈,欧洲的城市则很耐看。比方说,走到罗马城的街头,古罗马时期的竞技场和中世纪的城堡都在视野之内。这就使你感到置身于几十个世纪的历史之中。走在巴黎的市巾心,周围是漂亮的石头楼房,你可以在铁栅栏上看到几个世纪之前手工打出的精美花饰。英格兰的小城镇保留着过去的古朴风貌,在厚厚的草顶下面,悬挂出木制的啤酒馆招牌。我记忆中最漂亮的城市是德国的海德堡,有一座优美的石桥夹在内卡河上,河对岸的山上是海德堡选帝侯的旧官堡。可以与之相比的有英国的剑桥,大学设在五六百年前的石头楼房里,包围在常春藤的绿荫里——这种校舍不是任何现代建筑可比。比利时的小城市和荷兰的城市,都有无与伦比的优美之处,这种优美之处就是历史。相比之下,美国的城市很是庸俗,塞满了乱糟糟的现代建筑。他们自己都不爱看,到了夏天就跑到欧洲去度假——历史这种东西,可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呀。

有位意大利的朋友告诉我说,除了脏点、乱—点,北京城很像一座美国的城市。我想了一下,觉得这是实情——北京城里到处是现代建筑,缺少历史感。在我小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那时的北京的确有点与众不同的风格。举个例子来说,我小时候作在北京的郑工府里,那是一座优美的古典庭院,眼看着它就变得面门全非、塞满了四四方方的楼房,丑得要死。郑王府的遭遇就是整个北京城的缩影。顺便说一句,英国的牛津城里,所有的旧房子,屋主有翻修内部之权,但外观一毫不准动,所以那座城市保持着优美的旧貌。所有的人文景观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假如你把它扒掉,再重建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位意大利朋友还告诉我说,他去过山海关边的老龙头,看到那些新建的灰砖城楼,觉得很难看。我小时候见过北京城的城楼,还在城楼边玩耍过,所以我不得不同意他的意见。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才会觉得历史至今还活着。要是可以随意翻盖,那就会把历史当作可以随意捏造的东西,一个人尽可夫的娼妇;这两种感觉真是大不相同。这位意大利朋友还说,意大利的古迹可以使他感到自己不是属于一代人,而是属于一族人,从亘古到如今。他觉得这样活着比较好,他的这些想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现在我们谈这些已经有点晚了。

谈过了城市和人文景观。也该谈谈乡村和自然景观——谈这些还不晚。房龙曾说,世界上最美丽的乡村就在奥地利的萨尔兹堡附近。那地方我也去过,满山枞木林,农舍就在林中。铺了碎石的小径一尘不染……还有荷兰的牧场,弥漫精心修整的人工美。牧场中央仓放干草的小亭子,油漆得整整齐齐,像是园林工人干的活;因为要把亭子造成那个样于,不但要手艺巧,还要懂什么是好看。让别人看到自己住的地方是—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也是一种作人的态度。谈论这些域外的风景不是本文土旨,主旨当然还是讨论中国。我前半辈子走南闯北,去过国内不少地方,就我所见,贫困的小山村,只要不是穷到过不下去,多少还有点样。到了靠近城市的地方,人也算有了点钱,才开始难看。家家户户房子宽敞了,院墙也高了,但是样子恶俗,而且门前渐渐和猪窝狗圈相类似。到了城市的近郊,到处是乱倒的垃圾。进到城里以后,街上是干净了,那是因为有清洁工在扫。只要你往楼道里看一看,阳台上看一眼,就会发现,这里住的人比近郊区的人还要邋遢得多。总的来说,我以为现在到处都是既不珍惜人文景观、也不保护自然景观的邋遢娘们邋遢汉。这种人要吃,要喝,要自己住得舒服,别的一概不管。

我的这位意大利朋友是个汉学家。他说,中国入只重写成文字的历史,不重保存环境中的历史。这话从—个意大利人嘴里说出来,叫人无法辩驳。人家对待环境的态度比我们强得多。我以为,每个人都有—部分活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这一部分是不会死的,它会保存在那里,让后世的人看到。住海德堡,在剑桥,在萨尔兹堡,你看到的不仅是现世的人,还有他们的先人,因为世世代代的维护,那地方才会像现在这样漂亮。和青年朋友谈这些,大概还有点用。

07
6

重读王小波

0
归档:2021年6月分类:点滴生活

这几日开始重读王小波的作品,打算从《沉默的大多数》到《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革命时期的爱情》,然后把王小波全集剩下的文章都读一遍。前面这四本书是我在大学的时候读过的图书,那时候大一宿舍有一位江苏的舍友,他姐姐是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学生,极力推荐他读王小波,我受他的影响读完了这几本书。那时候读王小波,觉得很奇特,但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读懂他。虽然如此,我相信王小波对我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是不知不觉中的影响,那时候中文互联网还很自由,我们都还可以使用谷歌的手气不错,那时候真的是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这次我放弃那种囫囵吞枣、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而是细致阅读,特别是阅读《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这两天读到《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里面关于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情,王小波真是太睿智了,这段话至今依然令人惊叹:

“我也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而且我也有答案,自以为经得起全球知识分子的质疑,那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活着没意思,不如死掉。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说:活着呢,还是死去,这是问题。但知识分子赶上这么个年代,死活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倒霉的年头儿何时过去。假如能赶上这年头过去,就活着;赶不上了就犯不着再拖下去。

“老舍先生自杀的年代,我已经懂事了,认识不少知识分子。虽然我当时是个孩子,但嘴很严,所以也是他们谈话的对象。就我所知,他们最关心的正是赶得上赶不上的问题。在那年头死掉的知识分子,只要不是被杀,准是觉得赶不上好年头了。而活下来的准觉得自己还能赶上——当然,被改造好了、不再是知识分子的人不在此列。因此我对自己的答案颇有信心,敢拿这事和天下人打赌,知识分子最大的不幸,就是这种不理智。”

03
6

[转]龙应台的《目送》

0
归档:2021年6月分类:点滴生活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25
2

我们相识第二十年

0
归档:2021年2月分类:点滴生活

前言:一篇笨拙的文字,几张随拍的照片,献给二十年前相遇于此、命中注定的我们。这也是一次为了忘却的纪念。

一、梦想初会

二十年前的九月,我从三轮摩的跳下来,抬头就看见武鸣高中的校门,深红色的瓷砖镶嵌着门柱,闪闪发光的金字大招牌,这个景象和我预想中的差不多。这里就是我一直梦回牵绕的理想之地,这一个多月来我曾经无数次想象第一次看见它时的激动心情,然而此时此刻,我却似乎变得镇定和平静,我知道我还有更远的目标要去实现。

走进校门,我看见这条路直接通到一个由钢笔、毛笔和铅笔组成的雕像,雕像的下面有四个字:光明之路。我看着远处的校训,这四个字正对大门,大概是想告诉学生:进入武鸣高中之后,一直往前走就可以通向光明之路。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光明之路呢?又由谁来定义光明和黑暗呢?

二、三零六宿舍

我们的宿舍楼在校门右边教学楼旁边,那时候这栋楼只有三层,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楼梯,楼的外立面贴着和我家楼房一样的竖长条白色瓷砖,楼顶则镶嵌一排泥黄瓷砖,刚才听学长说我们这一届的男生都住在这里,一楼已经有很多人住进来。我和阿师的宿舍在三楼,我们费很大的力气把行李提到楼上,走出楼梯后向右走,经过几个宿舍后来到三零六宿舍,我想着未来三年我都将在这里生活。

三、县城见闻

开学的第二周,我和阿俊、阿师去逛街,我们沿着灵水路步行十几分钟后来到旧五海桥,桥头有几个小商贩在路边售卖邮票、信封和各类文具。我们三个人在桥上,穿过武鸣河,继续往前走来到一条大马路,这是一条分岔路,直走会经过派出所,走在街道上能闻到浓浓的煮粉味道。街道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站在十字路口,西边是一个大型市场,柱子上写着南门菜市。

我们来到文化广场,西边是县图书馆,看起来已经很有年代,图书馆的门前有一棵开着花的大树,一直高到五层楼顶,我闻到了浓郁的清香。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大树,长椭圆形的绿叶上开满了花,花瓣洁白清香,看起来像是在微笑。坐在大榕树下的一位阿婆告诉我们这是一棵白兰花树。我喜欢这棵大树,更喜欢它的花香,香气扑面而来,甜润浓烈。

四、大礼堂

学校中间有一个大礼堂,位置靠近光明之路雕塑,周边是篮球场、排球场和足球场,大礼堂的外观与众不同,高高的屋顶镶嵌着一排排整齐的深红色瓦片,淡黄的墙面搭配红色的窗户格栅,这是校园内唯一的一座苏式建筑。礼堂横跨东西,两头各有一个小小的阁楼,它的内部被分成两个部分,靠近饭堂方向是全校最大的报刊阅览室,另外一边是学校音乐室,校园合唱班就是在这里练习合唱。这段时间我经常在晚读之前来这里阅读杂志,总能听到隔壁在练习《半个月亮爬上来》男女声二重唱,歌词透露着委婉的抒情,旋律充满着浪漫的风情。

五、文江塔

文江塔高四十米,是一座七层八角塔,每层有拱门圆窗和其他形状的花格窗共八个。塔基用条石浆砌,楼板以杉木构建。塔身挑檐釉瓦,彩绘浮雕。塔壁夹墙有宽一米五的螺旋梯共一百八十七级,上至塔的顶层,顶层供奉文章之神魁星塑像。

文江塔自建成以来,多次被损毁,八十年代才由县政府拨款建成。二十年代旧军阀互斗,粤军入侵县城讨伐陆荣廷,他们焚毁塔内部分设施及塔边凉亭庙宇。四十年代日军入侵邕城,从桥镇方向炮击文江塔,将顶层南面炸开一个大窟窿。大跃进期间,又有人把文江塔当作高炉来炼钢,将木柴、矿石堆放到塔内焚烧,结果钢铁没练成,塔却被损毁更严重,后来就没人再管这座破烂不堪的建筑,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建。

没想到这座塔历经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一座塔就是县城、甚至国家的近现代史,我们站在塔下抬头仰望,银灰色的塔身,黛绿色的翘檐,金色的琉璃瓦,已经退了色的天蓝色的“文江塔”三字印在塔上。

我希望这座塔一直屹立于此,它一定会继续为后来者诉说它的过去,我想它更希望自己的过去能够为后人指出一条光明的路途,只有真实地面对过去,才可能有未来。

六、劳动委员

高中最后两年,班主任不再重新选班干部,只是对个别岗位做了调整,我一直担任正劳动委员,她也一直是副劳动委员,我们在一起合作。我一直珍藏那份心意,我曾经小心翼翼地试探过她是否知道我就是那个来自火星的家伙,她似乎只是感受到我的友好,却没有猜出我的想法。我的理智也告诉我、并提醒我,这时候永远不要去捅破那层薄薄的纸片,更何况我不知道那层薄纸后面是满满的幸福还是失落的荒园,我需要这点暖暖的、稳稳的幸福,用来驱赶备考的孤独和压抑的酸楚。

七、各奔东西

我和阿俊一起去学校领录取通知书,来到校门口,我再次注视校门口的金色大招牌,这里曾经是我们的神圣之所、向往之光和梦想之地,如今这里却只留下了让我们一生忘不掉、抹不去的无畏理想、少年泪水和残血青春。

我们在校园里正好遇到了阿岗和阿师,我们一起沿着光明之路走,这三年来所有的老师都说这条路可以通向远方、通向世界、通向未来。我们都相信,我们有一条光明之路。

11
2

牛年第一天跑步

0
归档:2021年2月分类:点滴生活

回家正好一周时间,今天是牛年大年初一,下午午睡起来之后,决定跑一次步,这也是我高中毕业十几年之后再次在武鸣跑步。

下楼之后沿着兴武大道往东边跑,路上行人和车辆很少,这几年县城都是如此,现在每年回老家,在县城待的时间都比较长,对这里已经非常熟悉。

原计划在中央大草坪跑圈,可是太阳赛得厉害,于是一直跑到了大绣球广场,这是一个巨大得绣球,壮族姑娘一般都会给自己心仪的小伙子送一个绣球,我想起了大学时候小熊给我送的那个小绣球。

回来的路上,拍了几张照片,这个应该是洋紫荆花,这种话在岭南非常常见。

最后回到原点,跑了5.5公里。

公告栏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博客,我是dodoro,希望我的博客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