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返回多个数据集
如果你是用动态的SQL语句来返回多个数据集,那我建议你用存储过程来替代动态的SQL语句。是否把业务逻辑写到存储过程中,这个有点争议。但是我认为,把业务逻辑写到存储过程里面可以限制返回结果集的大小,减小网络数据的流量,在逻辑层也不用在过滤数据,这是一个好事情。
用SqlCommand对象的ExecuteReader方法返回一个强类型的业务对象,再调用NextResult方法来移动数据集指针来定位数据集。示例一演示了一个返回多个ArrayList强类型对象的例子。只从数据库中返回你需要的数据可以大大的减小你的服务器所耗用的内存。
第二、对数据进行分页
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是写一个分页的存储过程,例子2是一个用于对Northwind数据库orders表的分页存储过程。你只需要传当前页码,每页显示的条数两个参数进来,存储过程会返回相应的结果。
在服务器端,我专门写了一个分页的控件来处理数据的分页,在这里,我用了第一个方法,在一个存储过程里面返回了两个结果集:数据记录总数和要求的结果集。
返回的记录总数取决于要执行查询,例如,一个where条件可以限制返回的结果集的大小。因为在分页界面中必须要根据数据集记录的大小来计算总的页数,所以必须要返回结果集的记录数。例如,如果一共有1000000条记录,如果用where条件就可以过滤成只返回1000条记录,存储过程的分页逻辑应该知道返回那些需要显示的数据。
第三、使用连接池
要用连接池优化,有两条规则,第一,打开连接,处理数据,然后关闭连接。如果你必须在每次请求中多次打开或关闭连接,这好过一直打开一个边接,然后把它传到各个方法中。第二,用相同的连接字符串(或者用相同的用户标识,当你用集成认证的时候)。如果你没有用相同的连接字符串,如你用基于登录用户的连接字符串,这将不能利用连接池的优化功能。如果你用的是集成的论证,因为用户很多,所以你也不能充分利用连接池的优化功能。.NET CLR提供了一个数据性能计数器,它在我们需要跟踪程序性能特性的时候非常有用,当然也包括连接池的跟踪了。
无论你的应用程序什么时候要连在另一台机子的资源,如数据库,你都应该重点优化你连资源所花的时间,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时间,以及往返回之间的次数。优化你的应用程序中的每一个处理点(process hop),它是提高你的应用的性能的出发点。
应用程序层包含与数据层连接,传送数据到相应的类的实例以及业务处理的逻辑。例如,在Community Server中,要组装一个Forums或者Threads集合,然后应用业务逻辑,如授权,更重要的,这里要完成缓存逻辑。
第四、充分利用ASP.NET缓存机制
如果你的组件是要在Asp.net应用程序中运行,你只要把System.Web.dll引用到你的项目中就可以了。然后用HttpRuntime.Cache属性就可访问Cache了(也可以通过Page.Cache或HttpContext.Cache访问)。
有以下几条缓存数据的规则。第一,数据可能会被频繁的被使用,这种数据可以缓存。第二,数据的访问频率非常高,或者一个数据的访问频率不高,但是它的生存周期很长,这样的数据最好也缓存起来。第三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有时候我们缓存了太多数据,通常在一台X86的机子上,如果你要缓存的数据超过800M的话,就会出现内存溢出的错误。所以说缓存是有限的。换名话说,你应该估计缓存集的大小,把缓存集的大小限制在10以内,否则它可能会出问题。在Asp.net中,如果缓存过大的话也会报内存溢出错误,特别是如果缓存大的DataSet对象的时候。
第五、预请求缓存
虽然Cache设计成用来保存某段时间的数据,而预请求缓存只是保存某个时期的某个请求的内容。如果某个请求的访问频率高,而且这个请求只需要提取,应用,修改或者更新数据一次。那么就可以预缓存该请求。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在CS的论坛应用程序中,每一个页面的服务器控件都要求得到用于决定它的皮肤(skin)的自定义的数据,以决定用哪个样式表及其它的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里面的某些数据可能要长时间的保存,有些时间则不然,如控件的skin数据,它只需要应用一次,而后就可以一直使用。
要实现预请求缓存,用Asp.net 的HttpContext类,HttpContext类的实例在每一个请求中创建,在请求期间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HttpContext.Current属性访问。HttpContext类有一个Items集合属性,在请求期间所有的对象和数据都被添加到这个集合中缓存起来。和你用Cache缓存访问频率高数据一样,你可以用HttpContext.Items缓存那些每个请求都要用到的基础数据。它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我们向HttpContext.Items中添加一个数据,然后再从它里面读出数据。
第六、后台处理优化
你只要简单的把下面的这一行代码复制到你的页面中就可以实现了:<%@ PageOutputCache VaryByParams=”none” Duration=”60” %> 你就可以有效的利用第一次请求里生成的页面输出缓存内容,60秒后重新生成一道页面内容。这种技术其实也是运用一些低层的Cache API来实现。用页面输出缓存有几个参数可以配置,如上面所说的VaryByParams参数,该参数表示什么时候触发重输出的条件,也可以指定在Http Get或Http Post 请求模式下缓存输出。例如当我们设置该参数为VaryByParams=”Report”的时候,default.aspx?Report=1或者default.aspx?Report=2请求的输出都会被缓存起来。参数的值可以是多个用分号隔开参数。
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当用页面输出缓存的时候,asp.net也会生成HTTP头集(HTTP Header)保存在下游的 虽然用页面输出缓存不提高你的应用程序性能,但是它能减少了从的服务器中加载已缓存页面内容的次数。当然,这仅限于缓存匿名用户可以访问的页面。因为一旦页面被缓存后,就不能再执行授权操作了。
第八、 用IIS6.0的Kernel Caching
如果你的应用程序没用运行在IIS6.0(windows server 2003)中,那么你就失去了一些很好的提高应用程序性能的方法。在第七个方法中,我讲了用页面输出缓存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的方法。在IIS5.0中,当一个请求到来到IIS后,IIS会把它转给asp.net,当应用了页面输出缓存时,ASP.NET中的HttpHandler会接到该请求,HttpHandler从缓存中把内容取出来并返回。
第九、 用Gzip压缩数据
除非你的CPU占用率太高了,才有必要用提升服务器性能的技巧。用gzip压缩数据的方法可以减少你发送到服务端的数据量,也可以提高页面的运行速度,同时也减少了网络的流量。怎么样更好的压缩数据取决于你要发送的数据,还有就是客户端的浏览器支不支持(IIS把用gzip压缩后的数据发送到客户端,客户端要支持gzip才能解析,IE6.0和Firefox都支持)。这样你的服务器每秒能多响应一些请求,同样,你也减少了发送响应的数据量,也就能多发送一些请求了。
好消息,gzip压缩已经被集成在IIS6.0中了,它比IIS5.0中gzip更好。不幸的是,在IIS6.0中启用gzip压缩,你不能在IIS6.0的属性对话中设置。IIS开发团队把gzip压缩功能开发出来了,但他们却忘了在管理员窗口中让管理员能很方便的启用它。要启用gzip压缩,你只能深入IIS6.0的xml配置文件中修改它的配置。
第十、 合理选择服务器控件的ViewState
ViewState是asp.net中的一个特性,它用于把生成页面要用的一状态值保存在一个隐藏域中。当页面被回传到服务器时,服务器要解析,校验和应用ViewState中的数据以还原页面的控件树。ViewState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特性,它能持久化客户端的状态而不用cookie或者服务器的内存。大部分的服务器控件都是用ViewState来持久化那些在页面中与用户交互的元素的状态值。例如,用以保存用于分页的当前页的页码。
用ViewState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先,它加大的服务器的响应和请求的时间。其次,每次回传时都增加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数据的时间。最后,它还消耗了服务器更多的内存。
内容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