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都是看育儿方面的书籍,注重的是通用性的知识,即如何把孩子抚养长大,这段时间读了几本不一样的书,侧重从心理成长方面指导如何养育女孩和男孩,这本书是澳大利亚的育儿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史蒂夫·比达尔夫的作品,这本书是成长版,还有另外一本养育女孩的书。
前言
女儿的成长历程 你的女儿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她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特殊原因的,她是为了发现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而来。在这个历程中,你起着巨大的作用,但这一切都要从你由衷地欣赏自己的女儿开始。和其他人相比,你对自己的女儿有更深的了解,并且无条件地爱着她。对她的优点,你要多加鼓励,对她的不足之处,你要想办法帮助她改正。
我们可以从一个美好、恰当的角度来看待女孩的成长过程。它就像是一次“探索”,一次有目的地的旅途。在途中,女孩会一点点蜕变成为成熟的女性。而我们是她们年幼时的导师,是在她们成长岁月中给予她们帮助的守护者。在抚养孩子时,我们总是既关注眼下也着眼未来。一方面,我们因和她们度过的每一天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不免会预想将来——当我们不在她们身边时,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是她们必须事先经历和学习的。
第一章 安全和充满爱的开端
父母若能注重帮助女儿建立安全感和价值感,哪怕不是时时刻刻都这样,那么即使在父母去世很久以后,温馨的记忆也会伴随孩子终生。当她长大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记忆就是她力量的源泉。当然,成年人可能会不以为然,毕竟成人的世界充满了紧张和压力,人们整天疲于奔命,力争上游。但和婴儿或幼童在一起时,重心一定要改变。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宝贵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提供平和安宁的环境。
爱的奥秘是慢一点,再慢一点。每次给父母们做演讲时,我总是注意观察,仔细聆听。匆匆忙忙是爱的大敌。你需要用语言和肢体接触使孩子感到安心。一旦他们感受到你内心的平静,他们也会变得平静下来。
大脑成年期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在12~18岁(男孩子持续的时间更长),孩子会重新经历成长的各个阶段。这种情况给父母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来修复以前在孩子的这些成长阶段所犯的错误。父母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呵护孩子,拥抱他们,为他们多做些好吃的,安抚他们,孩子很乐意接受父母这样的做法。
不到两岁的小孩子最需要的是能够感受到爱和安全。为了让孩子真正安心,父母必须自己先拥有安全感。你若做到以下两点,就能给自己的女儿提供更多的爱:1.放慢生活节奏,让亲子之爱有足够的时间萌芽开花。 2.多花时间和对你友善的人待在一起,这样你的内心才能充满爱,你才能将更多的爱传递给你的孩子。
即使女儿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你也可以放慢生活节奏,温柔、充满爱心地对待她,给她带来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是她以前没能得到的。
第二章 让孩子成为孩子
女孩的童年可以是非常棒的,不要轻易降低你的期望值,这一点非常重要。女孩的童年——在青春期到来之前的时光——可以是她整个人生中一段最精彩的篇章。在这个时期,她们可以不用为男孩的事情烦恼,甚至可以对男孩全然不顾,她们自由自在,勇于行动,富有创造力,不惧别人的眼光,热爱动物和大自然,和男孩子或女孩子都能在一起玩,和自己的父母也能愉快相处。
培养快乐女孩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给孩子一个真正的童年,不要拔苗助长,人为地限制和缩短她的童年时光。下面两点非常重要:
1.从女儿两岁时起,无论是在室外玩耍方面,还是在思想和创造力方面,家长都要鼓励女儿勇于探索、充分释放她的天性。不要用任何类似“女孩子要整洁、可爱、有女孩子样、温顺”这样的观念束缚她。给孩子穿有利于她活动的衣服,让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
2.不要让孩子在家里承受“外表很重要”这类信息的压力。这些信息通常来自那些不良媒体的宣传。父母要做出表率,不要过分看重外表。除非有特别的节目要看,否则不要开电视。在女儿十几岁真正成熟之前,不要总带着孩子一起逛街买衣服,或参与一切与外表有关的活动。在她成年后,也尽量别这样做。
2~5岁是孩子应该玩耍的时光。女孩子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汲取能量,建立自信,为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做好准备。
第三章 交友之道
友谊很重要,也很复杂。虽然孩子对交友之道的学习会贯穿一生,但5~10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此道最关键的时期。实际上,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现在还在学习。
女孩天生性格各异,所以我们不能强求每个孩子都善于社交,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些女孩喜欢独处,或者和一个密友安安静静待在一起。而有些孩子却喜欢热闹,和一群朋友吵吵闹闹、谈天说地时最快乐。有些女孩天生就有领导能力,还有些性格温顺。但有些时候,即使是最害羞的女孩也需要学习一些“和人打交道”的技巧。如果她们因为这些技巧顺利收获了友谊,就会变得更喜欢和人交往。
《最好的朋友,最可怕的敌人》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列举了7个可以提升交友能力的技巧:
1.对友谊的态度要积极(觉得友谊是珍贵且有趣的)。 2.树立分享理念,培养规则意识(许多游戏和活动都需要这个)。 3.顾及别人的感受(不要自私,要多关心朋友)。 4.控制过激行为(当愤怒、沮丧和悲伤的时候,不随意发泄)。 5.真心实意地道歉(愿意发自内心地承认错误)。 6.对别人的情感变化保持敏感(能从别人的言行举止中觉察到他们内心的波动)。 7.谨慎地信任别人(信任别人,但同时要有洞察力,不轻易上当)。
看了这些,你会发现这些技巧对孩子来说要求很高,换句话说,需要孩子心理上相对成熟才能掌握。但这些技巧的确是拥有和别人愉快交往的能力的基石。
当女儿将“友谊焦虑”带回家时,父母要成为她们的教练。这主要包括耐心倾听,在必要时提出建议,帮助孩子分析在交友的7个技巧中,哪一个她还需要进一步学习。针对女孩的欺凌一般不表现在肢体上,社交欺凌对女孩的伤害更大。如果这类事情反复发生,学校就需要介入,妥当处置。
第四章 爸爸的爱和尊重
有一个关心、体贴自己的爸爸对女孩来说意义重大。学会关心女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她们的世界与父母的不同。本章提供了一些这方面的技巧,可以使这个过程变得轻松很多。爸爸的角色对女孩来说非常重要。父母都爱你,并能正确表达爱,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因为爸爸的爱和妈妈的爱不一样。爸爸身材高大、毛发浓密、有力量、有活力,他和妈妈的兴趣点也不一样。
大部分女孩会将自己的父亲视作自己心目中未来伴侣的样板。如果父亲善良、关心别人、尊重母亲、肯花时间陪伴女儿、喜欢和女儿一起玩耍,而不是动不动就大声呵斥,让女儿担惊受怕,那这样的父亲会成为她衡量男孩和成年男性的标准。她会对男人抱有较高的期待值,不会轻易被男人打动。
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有些常见的陷阱,爸爸们一定要注意。第一种是对女儿青春期来临的恐惧。有些爸爸在女儿青春期到来后感到非常不适,因为害怕引起性方面的误会而不太敢像原来那样表达对女儿的爱。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爸爸也要注意不要和孩子太生分。过去,许多女孩在自己脱离少女期,开始成长为一个年轻女性的阶段,会感觉父亲突然变得很冷淡。她们会误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自己的爸爸不再爱她们了,对这些女孩来说,这是一件悲伤且痛苦的事情。
第二种是我称之为“供养者悲剧”的陷阱。通常情况下,爸爸通过努力工作来表达对女儿的爱,但他们出门工作就意味着不能在家陪孩子了。虽然离开家去赚钱也是爸爸爱女儿的表达方式,但孩子会以为爸爸不在乎她们,爸爸太忙了或太累了。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太好了。
成为好爸爸的10条策略:策略一:和孩子“约会”;策略二:和孩子一起旅行;策略三:多动脑筋,抽空陪孩子;策略四:帮助女儿明白她的与众不同之处;策略五:学会聆听;策略六:谈论价值观的方式要灵活多变;策略七:不要以为孩子与染上毒瘾无缘;策略八:参与到女儿的教育中;策略九:明白女儿和儿子是不一样的;策略十:明白女孩更容易受到言语上的伤害。
第五章 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
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藏着等待被发掘的兴趣爱好。这也许会成为他们所有热忱的所在,是他们想要活着的意义。问题是我们该怎样发现它?我们如何让星星之火不断燃烧?它又为何重要?
本森的研究团队发现,对于年轻人来说,在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活动方面的兴趣(跳舞、戏剧、音乐、阅读、绘画和手工)是最常见的火花。对动物(如狗、马)的喜爱或想要保护动物的心愿本身,则排在第三常见的位置。但是兴趣的火花可以是任何事——岩石收集、定向越野赛、按中世纪的风格穿着打扮,甚至是用钝剑比武!
要让火花烧得更旺而不是熄灭,需要两个条件:其一,家庭内部至少有一个成年人对此感兴趣,并为孩子提供相关帮助(例如:开车带女儿去上竖琴课,买水族箱,找到一所好的舞蹈学校);其二,要有一个或两个家庭外部的成年人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且给予他支持。
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的火花,并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个拥有浓厚兴趣爱好的孩子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会表现得更好。 要提防竞争太激烈,压力过大,或必须做得完美的一些活动。如果孩子真的对某一活动感兴趣,它就会给孩子带来活力和乐趣。
第六章 妈妈的姐妹和朋友
老天赐给女孩(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的最好的礼物之一,就是她们身边的那些女人。要想走向成熟,成为女人,女孩在生活中需要有阿姨或者类似的角色相伴。这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早在狩猎采集阶段,人类还处在以亲族为单位的氏族社会,成年女性就会陪在女孩子身边,教她们如何做女人,把日常生活中的技巧传授给她们。照顾女孩子是一项神圣的职责。
在女孩的青春期,告诉她你所知道的有关青春期的一切,告诉她,青春期是多么的美好。女孩子的青春期表现和男孩子大不相同。女孩子的个子长得飞快,男孩子长得相对慢些;女孩子的青春期会早些到来,往往比男孩子早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男孩子的青春期是个渐变的过程——他们可以慢慢适应,但是女孩子在青春期要经历一个生理突变。这个生理突变是指她的月经会不期而至——突然某一天,月经就来了,她性成熟了。从此,她成了女人。这令她很紧张、很有压力。
月经初潮是体内激素发生剧变导致的,初潮体验因人而异。对于一些女孩子来说,这标志着一个崭新的、特殊身份的开始,对此,她们盼望已久;对于另一些女孩子来说,这可能令她们感到窘迫和恐惧。有些孩子默默接受了这件事,私下里觉得这很特别,有些孩子感到害怕和崩溃,有些孩子则与情绪不稳定、腹部绞痛、腹胀等身体不适相抗争,也有些孩子根本就不理解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成人礼很重要,可以让女儿有种强烈的仪式感。如果不这样,她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明她们已不再是孩子了。糟糕的是,她们选择的方式往往是吸毒、饮酒、飙车、放纵自己甚至因此怀孕。各种触目惊心的冒险行为就是她们庆祝自己成人的鲁莽方式。所以,安排一些更为有意义的成人礼活动,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甚至可能挽救孩子的生命。这样做真的非常重要。
父女之间的界限。作为异性,父亲需要重视女儿的隐私并小心对待。父亲要尊重她的私人空间!青春期早期或者更早些,她就有了强烈的私人空间的意识。虽然你的家庭可能对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和共同洗浴持有很开放的态度(譬如在她小的时候),可是等到孩子稍大一些,情形就不同了。下面是一些注意事项:
1.未经允许,不要闯入女儿所在的卫生间。 2.进入她的卧室前,永远先敲门,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对于女孩子来说,知道自己有一个安全、私密的空间是很重要的。 3.当拥抱或搂抱孩子的时候,对她的反应要敏感,无论她接受了你的身体接触还是身体紧绷或后退。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 4.如果作为父亲,你觉得女儿的状况有些不对,你需要检查她的房间,那你一定要让孩子的妈妈代劳。妈妈这么做,也许女儿会感到被侵扰而小有怒气;但是如果爸爸这样做,她会感到被冒犯、被出卖。
在过去的蒙昧岁月里,父亲往往认为自己根本就不该与女儿有身体接触,尤其是在孩子的青春期。很多女性每当谈起父亲在自己青春期时表现出来的尴尬和疏离就很伤感。父亲的这些表现让女儿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觉得父亲不再喜欢自己了,觉得父亲根本就不喜欢她长大。在青春期,依旧与女儿保持亲密很重要,只要这是她想要的。与和他人相处一样,你只要确保女儿喜欢你与她相处的方式就可以。不仅在青春期,在孩子的每一个年龄段,你都可以向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持续表达温情与爱意。
第七章 和异性愉快相处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在向有利于女孩子的方向发展,性教育却不在其列。大量的色情产品充满暴力并把女人当作玩物,这些内容正在误导男孩子。不仅男孩子需要接受更好的性教育,女孩子也需要大人告诉她们性是美好的,她们在性方面理应受到更好的对待。
关于孩子的性,大多数父母有两个目标。首先,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他们的爱情生活是幸福美满和激动人心的,他们与自己的爱人是彼此信赖和亲密无间的。其次,我们希望他们在爱情的道路上慢慢地(更确切地说要“很慢地”)安全健康地前行,不会遭遇太多的痛苦或失望。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孩子在性方面被他人利用。作为过来人,我们知道性的潜在风险和灰暗的一面,也深知性的美好。
针对这种雪崩般的色情信息的危害,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活动家为女孩子提供了多重应对方案,其中的核心策略就是梅琳达在宣讲中提到的,女孩子要强化自我意识,捍卫自己的个人感受。女孩子需要认识到,你不是一定要按男孩子的要求做,你有权利维护个人的性喜好、性快乐、性价值观和性选择权,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取悦男孩子的。
这里缺少的是对女孩子情感的关注,最为重要的是,忽略了向孩子们描绘性的美好。近百年来,我们的性教育工作者一直只讲与性有关的事实,对性这一过程中的情感避而不谈,而性教育需要的恰恰是关于情感的教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从妈妈、阿姨、老师或其他榜样那里学到“性是浪漫的、融化内心的、强烈的、重要的、美好的人生体验”的女孩子会拥有更美好的性生活。
妈妈、阿姨、老师或其他被孩子视为榜样的成年女性应向女孩子强调以下三点:1.不要过早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2.严格筛选交往对象,即使你不打算与他发生实质上的性关系。 3.在条件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与对方发生性关系,绝不是在酒后或在自己还迟疑不定的情况下。
简而言之,一旦女孩子掌握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情况自然就会变好。这不正是你希望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的事吗?
伊丽莎白认为,一切要犹如和风细雨,家长应娓娓道来。在孩子的各个成长阶段,家长以孩子那个年龄能接受的方式,不时向孩子讲解性、繁衍、爱、情感等问题,自然就会对孩子有帮助。最不可取的是那种令我们的父辈和我们这一代人都望而却步的所谓的“长谈”。性是人生的一部分。当孩子在操场上看到小动物交配、小动物生小宝宝时,当不良少年给我们的孩子看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上的不雅图片时,我们总是用各种莫名其妙的话语搪塞孩子。是时候与孩子讨论这个话题了,用一种自然的、绵绵细雨般的方式与孩子交流,而不是暴风骤雨似的狂轰滥炸。
第八章 内心强大
毋庸置疑的是,生活在当今这个社会,女孩子必须坚强。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培养孩子坚强的品质?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
人的品格可以归结为两点——内心强大和为人友善,这两种品格成就了优秀的人。优秀的人是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他们可靠,有毅力,信守诺言。内心强大和为人友善,二者缺一不可。内心强大却没有爱心,只能导致蛮干;有爱心却做不到内心强大,在危机时刻也是没用的,我们每个人都认识一些空谈关心他人,实际上却不可靠的人。
生活要求我们要足够坚强和勇敢,但坚强和勇敢绝不是大部分人理解的那样。真正的坚强来自我们的内心。当我们累得瘫软如泥、一动也不想动的时候,当我们想放弃的时候,内心强大可以使我们不轻言放弃。即使众人都在指责批评我们,内心强大也能令我们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内心强大可以让一个弱小的小女孩在面对比自己高大很多的欺凌者时,也敢于义正词严地喝令他们放开自己的朋友。
实际上,大多数女孩子都具有自己的内在力量。在她们小的时候,我们尊重她们的渴望与需求,她们渴望探索,渴望得到大人的关注,渴望玩耍与做事情。这是她们身上与生俱来的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种力量在说:“别阻碍我,让我自己学着做!”她们是会主动学习的迷你机器人,她们可以为自己提供一切学习的动力。
内心强大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控制自己的情感,而这就包括意识到自己的情感是什么(这也是正念的一部分)。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孩也会感受到各种情感,她可能感受到愤怒、痛苦或恐惧,一旦这些情感阻碍到她,她就能够意识到。她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感受自己的情绪,却不会深陷其中。所以,在感到愤怒、恐惧、悲痛、疲惫或百无聊赖的时候,她并不否认这些情感的存在。同时,她还可以超越它们,摆脱它们的束缚,做自己该做的事。
释放情绪也是一种获得力量的途径。力量对女孩来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发火是最能够帮助我们自卫的一种情感,或者说我们就该适度地发火,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难能可贵。
打骂会伤到孩子的自信心。如果你是一位父亲,请停止对女儿的呵斥吧。
第九章 维护女性的权利
你和你的女儿支持和肯定维护女性权利的行为,并积极参与进来。维护女性权利、推进男女平等的目的是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平等的世界。
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女权。你可能也读过或听过、思考过关于女权的一些内容,女权其实很简单,它是一场为女孩子和妇女争取与男性同等生存权利的运动。你坚信,你的女儿与你的儿子或别人的儿子在生活中应当拥有同等的权利、得到同样的保障与机会。
如同人类的很多次运动一样,女权运动背负了太多的包袱,被挟持,被掺水,被误传,被滥用,但这些也仅仅只是围绕滚滚的巨变洪流泛起的涟漪而已,女权运动势不可当。
如果让女孩子意识到,在某些事情上,并非她们自身有问题,而是她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出了问题,那么,在当今女孩子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这样,她们就不再会那么焦虑、绝望与狂怒。我希望你的女儿明白一件事:“你并不是唯一深受其苦的女性,当你被男性虐待、被猥亵、在职业选择上被歧视、在人群中被恐吓,或者当你感受到自己必须漂亮、苗条、毫无主见的压力时,你要清楚,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世界所有女孩子和成年女性面临的问题。所以,你需要为维护女性的权利而努力。”
第十章 信念的力量
信念不同于为生活增色的兴趣或业余爱好,也不同于每个星期天去教堂做礼拜之类的宗教活动。信念是年轻人或者拥有或者未拥有的,能够提升自己人生高度的一种基本观念。它至关重要,否则我们的人生将无法继续。信念是生活的基础。你的女儿需要知道并且逐渐拥有自己的信念。拥有信念是让女孩强大而自由的10件事中的最后一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件。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意识到信念的存在。信念关乎个体解放,即将自己从一切悲苦与恐惧中解放出来,这是你的女儿成就自我的最根本的要素。一旦你发现她身上具有某种信念(事实上,它已经在那里了),请给予肯定并注意培养她的这种信念。这种信念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
每个人都可以做些事情来令自己内心平静、更加充满活力,然后以这样的状态回归日常生活,生活得更好。因为信念存在于所有的事物中,适用于一切事物,并不是被关在生活的某个角落,所以我们带着某种信念去睡眠、与人相处、上学、工作和交友。仅把信念和星期天去做礼拜或者做瑜伽、冥想联系在一起是不对的。
我们是一个更大的整体中的一部分,生活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是一部正在被演奏的交响曲。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潜心努力与周围其他生物一同奏出和谐的乐章。当然,生活回避不了死亡、伤害与失去,但是,同时,我们也拥有社会上其他人的帮助、爱和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海洋、陆地与天空)。大自然哺育着我们,我们共同管理着大自然,确保自然界中的一切运行正常。
你的爱会通过养育女儿而不断向周围的世界延伸。你把她与她的未来时时放在心上,即使在你即将离开人世,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时,你依旧牵挂着她的子孙后代。很快,你会发现,你还关注她的朋友、她朋友的父母、你的邻里,如此下去,你所关心的人群会不断扩大。
在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中,在女儿长大时,父母不是把她们推到一个毫无爱心的世界,而是欢迎女儿加入自己的成人世界,加入实实在在的女人世界。父母对孩子这样说:“我们欢迎你加入我们,完成成人的使命。成人的使命就是保护生命,这里的生命包括所有的生命形式:人类、动物、植物,还有宇宙。我们肩负神圣的使命。”你可以借鉴这种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教育方式,帮助自己的女儿唤醒她体内沉睡的信念,帮助她找到生存的意义。
结束语
我要对你说的最后一点是:“你可以做到。”放飞自己的女儿,让她做真实的自己: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从事美术创作或尽情舞蹈,研究机械、细胞或人的内部结构。你可以带着她去海边看汹涌的波涛,在雨中奔跑。这样,有一天,她在自己坐在某处的岩石上或者小溪边的那一刻,或者在与人长谈的某一刻,会突然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归属感,这种感觉比以往的任何一种感觉都强烈。这样,她就找到了自己在人间的归属感,而这种感觉将伴随她一生。
你爱自己的女儿,所以你尽全力抚养她,经历了多年的成长之后,她会明白这一点。那种身为生命群体中的一分子的幸福感觉,会在她的内心不断增强,成为她的生命源泉。她不再只是被爱,更学会了如何去爱。
人类的生存向来如履薄冰。我们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是因为数百万年来,爱的火炬一直在传递,我们在传递,我们的子孙也会将其传递下去,因为生命不仅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肤浅存在。
正因如此,年轻人才会急于求变,做些傻事;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疯狂抨击任何世俗苟且的生活。他们不仅要生存,还要比我们走得更远,因为我们对他们已经付出了所有,这种付出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给他们一个新的开始,并让他们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