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
内容纲要
二十年后,带着家人重返初中时候的母校,学校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唯一没有变化的是校门和那几棵陪伴我经历了三年刻苦时光的榕树,还有建校之初就有的主教学楼。
初一那时候宿舍楼没建好,我们就住在这栋教学楼的二层,两个班的男生住一个教室,高年级学长住在校外的粮所。当年我住的宿舍楼已经不在,那时生活的记忆却非常清晰:每天早上六点半,宿舍的灯准时自动打开,紧接着广播自动播放音乐,广播里大都放八、九十年代的歌曲,偶尔会有五、六十年代的歌曲,这些歌曲很多都散发着浓浓的革命味道,当然也有很多歌颂美好新生活。喇叭挂在宿舍楼的顶层,异常响亮,成绩好或者上进的好学生一般都会马上起床,也有不少学生总希望能多睡几分钟懒觉。
这里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通过二中我走出了大山,跨越大半个中国定居于北京,也许将来我会走得更远,二十年前拿到武高民族班录取通知书的场景一直深埋于我的脑海:好几日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我感受到了和达也进入甲子园的喜悦,进入民族班就意味着只要努力,重点大学就触手可得,最终实现数学家的梦想。回到家里后,我再一次登上最高的山峰马鞍峰,七色云彩挂在天空,那天我似乎看见神马飞天,我感谢大山和山神,当时我知道自己已经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将展翅高飞,飞到遥远地方,实现心中的理想。
校门口的大榕树也已经长大,往昔历历在目,我们永远是二中的老三届。